1.2 鹤舞(三灶鹤舞)


2011年5月,三灶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三灶鹤舞,从宋朝未期开始,流传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主要分布在中心村,海澄村一带,每年都在春节期间举行鹤舞等喜庆活动。

三灶鹤舞,是珠海市三灶镇民间迎春接福的一种拜年方式,它是从“人日”开灯和元宵节巡游的仪式演变过来的一种风俗文化。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七(即春节至人日),各村自发地组织起舞鹤队,敲锣打鼓地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地去为村民拜年,登门专为“三十而立”的人祝福,为“年到花甲”的人贺寿,仙鹤贺岁、人寿年丰,以表达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三灶岛地处南海之滨,自然环境优美,自古清以来被人们称之为鱼米之乡、“绿色宝岛”。当地人以耕田、捕鱼和养蚝为主,也有的人靠晒盐和经商为生。他们在谋求温饱的基础上重视文化教育,重视自然资源保护,同时讲究礼仪习俗。尤其在春节期间,人们仿照白鹤姿态而编舞习舞,成为时尚。本村志同道合者三五七人,自愿组成舞鹤队,用竹蓬、木棍、绸布和纸条等制作成白鹤形道具,装扮成仙鹤,趁着正月初七“人日”喜诞,请长者点睛开光之后,由一人舞鹤,一人歌唱,一鼓一锣和一钹,以喜悦的鼓点带动仙鹤起舞,上门去为30岁和60岁以上的人祝福,演绎了仙鹤临门、觅食、洗嘴、休息、嬉戏、归巢、飞翔等7个过程。

鹤舞的表演一般是和舞狮、唱山歌、巡游等活动在一起进行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现在剩下来的活动就只有鹤舞和舞狮了。

三灶鹤舞兴起于南宋年间(1127—1279年),有700多年历史。经过元朝、明朝的发展,鹤舞进入稳定的发展时期,从朝庭到地方,鹤舞已成为一种时尚。至清朝同治光绪时,全岛已有上表、正表、英表、田心、鱼弄、龙堂、圣堂、春花园等七、八支舞鹤队伍,鹤舞进入了鼎盛时期。据同治十二年《香山县志》载:“三灶山,在县西南二百里海中,林木葱翠,中有三石如灶,故名;有田三百余顷,皆极膏腴……今俗安耕凿士,乐诗书弦诵之声蔚然而起。”从清朝乾隆四年(1739年)到民国初年,三灶是广东省的重要盐场和渔港,商贾云集,经济和文化相当繁荣,三灶鹤舞也随之影响到县城石岐、香山、小榄一带和邻近海岛、乡村。到了1937年10月,日本军队侵略三灶岛,次年农历三月十一日起,又对三灶岛实行“三光”政策,当地居民四处逃难,鹤舞被迫中止。直至1949年全国解放之后,鹤舞才恢复元气。全国解放初期,人们为了不误农时开耕,就将“人日”至元宵节举行的鹤舞拜年的习俗,时间提前到春节至初七。从1966年起,“文革”10年,鹤舞也被中断10年。自1980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在港澳同胞和华侨的推动下,积极进行鹤舞的恢复工作。中心村由于人才走失,没办法再恢复,就再也没有这项活动了,只有三灶镇田心村、正表村和英表村的群众恢复了鹤舞,但是,由于人才青黄不接,此项活动只能断断续续地进行。而今,仅存正表村一支舞鹤队,仅有陈福炎、徐炬兴等几位民间老艺人能跳鹤舞、唱鹤歌。幸得党和政府正在实施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三灶鹤舞枯木逢春,这一濒临绝境的民间艺术将再获新生。

地理分布

三灶鹤舞主要分布在珠海市三灶镇海澄村和中心村一带。

三灶,地处珠江口泥湾门和鸡啼门外,原是珠海市第一大海岛,有96平方公里、39个自然村、现有人口中15万人。该岛黄竹山、圣堂山和轿顶山,三山东西走向,形成两大峡谷平地,山林茂密,四季宜人。三灶东部隔乌沙海与横琴岛相对,南部平原和沙滩面向汪洋大海,西面和北面有广阔的滩涂,环岛都是珠江口的浅海渔场,是一个以渔农业为经济支柱的海岛小镇。1983年三灶地方政府在该岛的西北边修筑了与大林陆地相连通的连岛大堤。1986年珠海市人民政府与珠江水利委员会围垦三灶湾,修筑了三灶东咀至白藤头大堤。自此,三灶与珠海陆地相连,成为三面环海,一面与陆地相连的半岛。

1995年,珠海市开发西区,利用在三灶南部日军侵

华时遗留下来的一个废机场重新修建成珠海机场,修筑了市区通往三灶的公共交通公路和环岛公路,使三灶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此时,三灶镇地方政府抓住时机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迅速崛起。而今,三灶已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化的滨海新城镇,各行各业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历史渊源

三灶鹤舞是一种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它的兴衰、传承与延续,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有着直接关系。

古代的三灶岛,山林葱翠茂密,滩涂水草肥美,飞禽野鸭成群结队在此栖息。白鹤、灰鹤长居海隅山林。丹顶鹤三月北迁,九月南回。鹤能为人们预测风雨,为长寿之王,人与鹤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地人崇拜仙鹤,观其形,听其鸣,仿其舞,仙鹤一举一动也就成了原始艺术创作的素材。

在我国,反映人与鹤的作品颇多。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里,《小雅•鹤鸣》之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诗句。西汉《淮南子》曰:“鹤寿千年,以极其游。”东晋《抱朴子》里将“松鹤延年”赋予高洁名士的志趣内涵。宋代周敦颐更是将“梅妻”“鹤子”相伴终生。明清时期的年画里有“寿星乘鹤”、“鹤献蟠桃”等吉祥图案。明代作家冯梦龙(1574—1646)的《东周列国志》里,就有“卫懿公好鹤”的故事。清初学者屈大均(1629—1696)在《广东新语》

便写道:“南方之鹤皆灰色,白者则小,去顶二寸许毛始丹,亦能鸣舞。有水鹤亦小,状类白鹭,其性通风雨,有风雨则鸣而上山,否则鸣而下海,寻常多在榕树,广人以顶丹可贵,故曰‘丹歌’。有诗‘丹歌时引舞’”

三灶鹤舞起源于何时?据75岁的退休老师陈福炎介绍,三灶鹤舞起源于宋代,由人们模仿白鹤的动作和生活习俗而成。关于鹤舞的起源,在三灶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白须飘拂的神仙,来到了三灶的观音山,他看见山下一只狮子和一只白鹤在打架,老神仙忙上前劝架调和,狮子和白鹤停止打架后,神仙便想离去,狮子和白鹤异口同声地问道:“老神仙,您脚步匆匆,要到哪里去呀!”老神仙一听,哈哈大笑,回答道:“今天是正月初一,是人间的大好日子,无论男女老幼,都穿新衣派利是,祈求来年大吉大利,五谷丰登。在这美好的时刻,我怎能不去凑热闹?”狮子和白鹤听了以后,十分高兴,要求一齐前去,老神仙应允,遂一起前往,与民同乐。从此,三灶岛上每年春节,就有了舞狮、舞鹤、唱鹤歌的风俗了。传说是真是假,无从考究。但鹤舞的活动,在三灶岛传了一代又一代,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三灶的鹤舞的产生与三灶岛的经济发展和地方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据明朝.嘉靖二十七年《香山县志》第八卷:“文庄公序之略日:昔宋赵靖献公以一琴一鹤自随,时人称其清盖真是二物也。”这说明,在宋朝,就有许多名人志士以鹤舞为自娱。并且朝庭大学士写了百余篇的诗,描绘了鹤舞。据《香山县志》记载,香山县有一个何庸中的人,自称“琴鹤东人”,他得到七品散官,出入诸名的门下,皆为赋琴鹤东人诗。从朝庭的学士、翰林的诗中可见当时的舞鹤兴盛一时。这为三灶鹤舞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据《香山县志》记载,在三灶岛,宋代就有瑶民居住。主要以农业、渔业为主。另外,南宋未年,在元军的追击下,南宋南迁广州到崖门海战之后灭亡,很多中原仁人志士与士兵为避难,流落三灶岛定居,给三灶岛带来了中原文明,这为鹤舞的产生提供了群众基础和文化基础;据同治《香山县志》记载:三灶山,在县西南二百里海中,林木葱翠,中有三石如灶故名;有田三百余顷,皆极膏膄……,说明了三灶岛是一个美丽富绕的海岛,当时红树林、芦苇较多,常年有白鹤在岛上栖息。这为三灶的鹤舞的产生提供了原生态的参照物和自然环境;在八十年代,广东省考古专家在挖掘中,在三灶的草堂村西发现的一处宋代魂坛墓,以及在圣堂村东、三灶中学后山发现的宋人居住遗址,在遗址中出土的耀州窑(在陕西省)系划花瓷碳,吉州窑(在江西省)黑釉兔毫盏;龙泉窑(在渐江省)莲花瓣青碗、布纹瓦片等,都是宋代陶瓷艺术的代表作。它表明,三灶岛在这个时期已有宋人在岛上生活、居住经商,农业经济与商业比较发达。另外,在《香山县志》的记载中,从宋朝开始,到明洪武年初年,三灶岛已有“良田三百余顷,极其膏腴,粒之香美,甲于一方”。这又综合说明,三灶岛作为珠海市的第一大岛,它的经济从宋代、元代到明代初这几百年漫长而稳定的发展中,农业经济和商业经济也较为发达,而且“甲于一方”,小有名气,这样,经济的发展为三灶的鹤舞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这就是三灶岛的鹤舞的产生社会、经济、人文和文化基础的四个方面。到明代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因当地居民吴进添通番,官府将三灶“虚其地,除欲田税,永不许耕,派官军千人防守。”正德、嘉靖年间,顺德和新会豪强招来畬族耕民到三灶盗耕、霸耕而引起争议。香山县令邓迁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请示广州府将三灶田地作一次丈量,收归香山官方收租,允许耕种,并授予一位能通当地语言的铁匠,名叫周高扬,为三灶地方官。此后,周氏世袭五代管治三灶,历190多年。其间,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鉴于当时台湾并未收复,朝廷实行“禁海”,沿海迁界50里,“片板不准出海”。总兵班际盛派官军将三灶、横琴、高栏等海岛居民驱赶到斗门黄杨山,违者惨遭杀戮。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收复台湾之后才允许“复界”,时能重返三灶的居民不多。乾隆四年(1739年)香山县在三灶岛开办盐场,设盐课司大使管治,此时,香山、新会等陆地居民大批迁移三灶,从事盐业生产和农业耕种。

番禺等沿海水上人家也涌向三灶开展捕鱼养蚝。三灶的盐业、渔业、农业和运输业迅速崛起,商贾云集,雅塾码头(即在三灶镇府所在地)、湾弓码头(在企沙与定家湾之间)货物交换和装卸一派兴旺。乾隆十二年(1746年)腊月岁晚,广州府同知印光任乘船来三灶视察时写了一首七律诗,其中有一句以“村墟易米盐为钞,蛋艇提壶酒换鱼”来赞赏当时情景。

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三灶在春花园办起了“宁山书院”,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改为“三山书院”。地方经济的繁荣带来文化教育的兴旺,文化教育的兴旺促进民间艺术的昌盛。三灶鹤舞到同治年间,已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此期间,三灶居民还学习引进了醒狮表演、山歌演唱等民间艺术,并且结合当地的实际,创出自己的特色。如鹤歌,在吸取粤讴、南音、木鱼韵味的基础上,加上山歌的抒情调与鹤鸣的沙哑声,唱起来字字如流水行云,又句句深情而带几分粗犷。春节期间,鹤舞与醒狮表演同路巡游,同场演出,一文一武,既吉祥又威壮,展现出奋发有为的气派。据同治十二年(1874年)《香山县志》记载:“三灶山,在县西南二百里海中,林木葱翠,中有三石如灶,故名;有田三百余顷,皆极膏腴……今俗安耕凿士,乐诗书弦诵之声蔚然而起。”又在“风俗”条目中记述:“正月灯节,添丁者挂花灯于祠,以酒脯祀其先,曰开灯,亦曰挂灯,约俟清明则焚之,曰结灯;元宵灯火装演故事游戏,通衢舞者击鼓以三为节,歌者击鼓以七为节,又春宵结队彼此酬福,曰唱灯

将志存高远的人格魅力赋予鹤,编导于舞;将健康长寿的新年祝愿闻于歌,例行于节;将表达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人寿年丰的美好夙愿融入民风,这就是三灶鹤舞之所以能兴起、发展和传承的内涵和社会原因。在今天,仍有着三灶鹤舞传承和发展的空间。

基本内容

三灶的鹤舞,每年都在春节期间进行表演活动,整个表演活动包括准备工作、白鹤制作、开光仪式、表演仪式、火化仪式等五方面的工作内容。

一、准备工作

(一)道具准备。表演用的白鹤衣、锣、钹、鼓、衣服等道具要事先准备好。

(二)组织舞鹤队——联青社。联青社是一个自发的群众团体,主要负责村里各种节庆活动,领队一般由村中德高望重的人担任,主要成员挑选那些身强力壮,手脚灵活,能吃苦耐劳的青少年参加。他们白天务农、打鱼,利用晚上和农闲的时间进行练习舞狮、舞鹤,学鹤歌等,到节庆日子就出来表演。平时还要学习的鹤衣制作、鹤衣操练、鹤衣火化等程序。平时训练是没有补贴的。

(三)经费筹集。联青社每年经费主要依靠村民捐赠和表演得来的利是钱,主要用作添置道具和日常费用。

(四)做一个表演行程计划。每年春节前,联青社先派人调查好鹤舞的表演对象,比如,村里30岁的有多少人?60岁以上的有多少人?列出名单,排出顺序,最年老的一个排第一位,其他的顺延。本村的和邻村的,都要做好调查。请人写好上门拜年的贺年帖、拜敬长者的贺帖,并安排专人在表演行程前负责向户主派帖工作。

(五)安排专人保管礼物。户主接到贺帖之后,就会准备好相关的仪式礼物,如利是、鞭炮、糖果、茶水等等。接受户主的礼物,要安排专人保管好、监督好。

二、白鹤的制作

(一)材料的准备:有铁丝、锤子、铁钳、粗针、毛笔、竹、白纸、浆糊、白纱布、纱纸,剪刀、刨、锯、漆油、线条、木料。

(二)扎制过程:

1、骨架的制作:

选竹要老身的,整条齐全,断或虫蛀的不要。把砍下的山竹劈开削成竹蔑,再按鹤衣的尺寸扎成骨架。

按鹤衣的尺寸扎成骨架,图s形 轨道形:身躯外壳,长1.9米,身壳内径70公分,长1米,洞:24公分。颈圈24公分内径,把粗的竹穹扎鹤身骨架使之有力、硬实,整个鹤身及翅膀都是这样。

2、鹤衣的制作:

扎好骨架后,必须粘上一层纱纸、把面粉煮成浆糊,竹蔑与竹蔑之间的接口都用纱纸扎实。纱纸有坚韧性,吸糊性较好,也容易干涸。把鹤身的骨架扎好。随之糊上纸膜,身架翅膀要贴上三至四层纱纸这样牢固、耐用。如果贴多层重量就会加重,舞起来较辛苦,贴少了就不耐用。

把全部骨架糊上了纸膜后,把它晒干或晾干。跟着把大白纸折迭成6公分 ,用剪刀把它剪成条状,用作鹤毛。留2公分不剪,作贴糊用。从尾端有顺序地逐层贴上去。把身架、双翅贴上羽毛后,把翅膀分左右按比例在骨架前30公分,处用铁线扎实成圈,便于活动。再把白纱布按身壳长短裁剪好,需长2.6米,宽18公分,从鹤颈包起,把身架全围住,把垂到鹤的腹部的纱布,用线穿在一起缝好。再用白纱布缝成圆长88公分,按颈圈尺寸把纱布缝上,作为鹤颈用,两头留开口,便于连接鹤颈、头、嘴。这纱布能伸缩,便于鹤舞时便于操作。

3、鹤头的制作:

鹤头选用桃木或榕树木。选用形状生成有开叉的枝,形状如长的L形砍下削制成鹤颈、头、嘴。套于纱布内,鹤嘴长20公分,把颈部12公分处用布包住,用线或铁线扎实固定。再把削制好的鹤颈,用白漆油涂上,待干后,画上鹤的眼睛。用黑漆画成瞳孔,用红漆画眼圈。并在鹤头前额处涂上一些红油。这样,整个鹤衣的制作就完成了。

三、开光仪式:

白鹤扎制好后,要举行一个“开光”仪式。这样,才能使白鹤变成有灵性和有生命的仙鹤。每年在除夕前必须新买一个醒狮,扎制一个新的白鹤。制作好的新鹤,在除夕的傍晚,约6点左右进行“开光”。负责开光的人,由村中德高望重者负责。醒狮队员要十多个,准备好鼓、锣、钹、神香、水果、鞭、酒、茶、新红布、柚树叶。把狮与白鹤摆放在草坪上,摆上果酒上香、斟上茶酒,由负责开光者拜祭并说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类吉利的话后,用新买毛笔醮上朱砂给狮、鹤点睛。并为它披红戴花。这个仪式完毕后,由青年舞起狮、舞起仙鹤,唱起鹤歌,鼓乐齐鸣,打三庄鼓,放鞭炮。

舞狮和舞鹤鹤时,由一个青年耍起关刀引狮、鹤进村、到庙堂去拜贺。这样,整个开光仪式就结束了。把狮鹤放好,待春节时才舞狮耍鹤。

四、表演仪式:

1、时间安排上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从年初一到年初四。这个时段是在每个自然村里贺年。一般来讲,在一个村子里,先是集体表演,表演后再到这个村子给长者拜贺,然后再去下一个村。二是年初五到初七。这几天的贺年活动是在晚上进行的。一般从晚上七点半钟开始,地点是在每个村子的中心地段的晒谷场或祠堂,表演除了鹤舞之外,还有舞狮等一系列的活动。最高潮的时候,是年初七的晚上,这天晚上,凡是添了男丁的人家都在门口挂灯,表示人丁兴旺,同时,摆上酒席,迎接亲朋好友来共饮花灯酒,也迎接舞狮、舞鹤前来贺喜,共享欢乐。

2、鹤舞队伍一般由五人到十人不等所组成:一个人唱鹤歌,一个人负责舞鹤,三个人负责打鼓、打锣、打钹。还有举旗的、发贺帖的、收礼的、协作其他事物的。

3、鹤舞动作:

表演正式开始后,锣鼓齐鸣,打三庄鼓,放鞭炮、迎接仙鹤的到来。放完鞭炮后,鹤舞就开始表演。鹤一听到鼓乐,就欢快地走到场上,向全体观众行礼。向东西南北方四方诸神鞠躬致敬。随之有人唱鹤歌了。鼓乐手听到鹤歌就敲打鼓点。鼓点是:↓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每唱一句、鼓点打一次。鹤 歌每四句为一首。唱完一句必打鼓点一次。舞鹤者随着鼓点翩翩起舞,或跳或走或拍打双翼或静立,做出各种惟妙惟俏的动作。  

鹤舞的表演内容有七个方面:临门——觅食——啄吃——洗嘴——休息——嬉戏——归巢。

临门。表现白鹤喜临新地,环视优美环境,展现欢跳、扬翅、点头的喜悦神态。

觅食。这部分内容表现的是:白鹤在小河边或田野间,草地里寻找食物的过程,具体的动作是:舞鹤者舞鹤绕场一圈,须走“之”字形,舞鹤者边走边表演,首先作出抬头动作,东瞧瞧,西望望,有时立定高望,这些动作必须配合鼓点和鹤歌来进行,动作或快或慢。舞鹤者藏于鹤腹内,头顶鹤衣内的垫布,两肩托起鹤衣,一手撑着鹤颈木柄舞动,脚步随着头部的动作,有弯步、快步、并步等基本动作。

啄吃。它主要表现是白鹤抓到食物以后,啄吃的过程。白鹤抓到食物后,调整食物的方位进行吞吃。吞吃时,边吞边抬头缩颈,把食物吞咽下去。若抓到大的食物时,先走到岸边的地上,用力把食物摔在地上,然后啄碎食物,分块吃掉。具体的动作是:舞鹤人跳跃向前,速度要快,翅膀打开,头部用力向下啄,头部时而左右摆动,时而边抬头,越抬越高,把脖子缩短,做吞咽动作,或者向左、向右快速向前的动作。然后头部大摇大摔,再做吞食的动作。

洗嘴。这部分表现白鹤吃完东西之后,清洁嘴巴的残渣、血迹的过程。一是在水中摆动,用水洗净嘴巴,二是在草地上,在草皮上左右磨嘴,直到嘴巴干净为止。具体动作:舞鹤者把鹤头放低,头部作出左右磨擦摆动的动作,翅膀时张时合。

休息。这部分表现白鹤吃饱之后,放松、梳羽、闭眼休息的过程。具体的动作是:舞鹤者时而做出蹲下的动作,把头、颈部搭在后背上,时而打开翅膀,不断拍打,或者全身抖动羽毛,时而用鹤的嘴巴在翅膀、后背、尾巴做出轻轻梳理羽毛的动作,时而打开翅膀,闭上眼睛单脚站立,时而左脚时而右脚。

嬉戏。这部分表现白鹤欢叫,呼朋唤友,互相追逐玩耍,或在草地上走圈圈,独自舞蹈的过程,具体的动作是:舞鹤者蹬脚,把头部、颈头抬高,向天上下点头,做出呼叫的欢叫的神态。同时两个翅膀打开,扇动翅膀,时而做出快速跑步或者跳跃、飞跳的动作,时而做出几个抬头转圈的动作。

归巢。这部分表现白鹤在太阳西下,天时已晚的时后,成群结伴飞回巢穴的过程。具体动作是:舞鹤者首先伸颈抬头,展开翅膀,作飞翔动作,然后绕一大圈,向着一个方向退场。

4、鹤歌的形式。鹤歌的一、二、四这三句,句尾必须押韵。内容有庆贺新年的,有褒扬好人新事的。围绕群众生活生产内容是劝人向善,鼓励人们勤劳发家,遵守村规民约,三从四德等。自己随口而唱,不分男女老少皆唱。气氛热烈欢乐,场面和谐热闹。

五、火化仪式:

鹤舞全部结束以后,仙鹤要回天庭去,就要择日为狮鹤进行火化送别仪式。首先敲锣打鼓到村外的草地上,放好狮鹤,摆上三牲酒品,点香拜祭,放一堆干草,点起火堆,把这两样东西烧化。表示仪式结束。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随时代的发展而

变化了。近几年的这送别仪式,不把狮鹤烧掉,只在火堆上转几圈,表示已经火化,然后把白鹤保存下来。这样做,一则节约资源,二则留下狮鹤以供青少年练武习艺之用,一举两得,可算是一大进步也。

相关制品

鹤舞器具有:鹤衣、鼓、锣、钹、铁丝、锤子、粗针、毛笔、竹、木、白纸、浆糊、白纱布、纱纸、刨、锯、漆油、线条等。鹤歌内容:唱好人好事,教人向上。仙鹤贺岁、人寿年丰、美好祝愿等。内容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现有鹤歌100多首。

传承人

鹤舞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传承谱系也比较复杂,由于是非家族性的,在传承过程中,学艺人以自愿为特征,自娱自乐为目的。主要的近代传承人有:

陈福炎(出生于1931年),徐钜兴(出生于1928年),两人16岁开始学习白鹤舞,每年参加村里的舞狮、舞鹤活动,并多次获奖;1995年参加庆祝珠海市成立15周年花车大巡游;2006年12月参加珠海民歌盛典第二届歌手大赛,鹤舞获老年组金奖;2007年参加珠海市元宵节大巡游表演;2007年2月开办鹤舞培训班。为珠海市金湾区的鹤舞这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主要特征

鹤衣是表演的主要道具,其外行骨架是用竹编织,头部用木头雕刻而成,羽毛以前用竹叶做成。现在用白纸做成的,鹤脖子是用纱帐制成,里面用一根细竹竿操作,舞白鹤需要用鹤歌和打击乐伴奏,鹤歌内容健康、吉利,利用唱歌来歌颂社会发展、好人好事、劝人从善、教人上进,有着寓教于乐的作用,打击伴奏乐器有:鼓、锣、钹等。舞白鹤的人需身手敏捷,这样才生动逼真,活灵活现,打击的节奏有慢、快、弱,随鹤舞的内容变化而变化,场面气氛欢快而热烈。

重要价值

一是独具特色。鹤舞是珠海市特有的民间习俗,已流传了七百多年,对于挖掘、考察民间文化艺术起到不可缺少的贡献。二是社会教化作用。鹤有高洁情志的内涵,是名士高情远志的象征物。鹤歌内容健康、吉利,歌颂社会发展、好人好事、劝人从善、教人上进。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寓教于乐的作用。